学说网

某建设项目排入河流的主要污染物有COD、N、TP,河流背景中各污染物浓度占标率分别为70%、40%、60%,按背景浓度选择水质预测因子时排序正确的是()

某建设项目排入河流的主要污染物有COD、-N、TP,河流背景中各污染物浓度占标率分别为70%、40%、60%,按背景浓度选择水质预测因子时排序正确的是( )。

某建设项目排入河流的主要污染物有COD、N、TP,河流背景中各污染物浓度占标率分别为70%、40%、60%,按背景浓度选择水质预测因子时排序正确的是()

A 、TP>-N>COD

B 、-N>COD>TP

C 、COD>TP>-N

D 、COD>-N>TP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C】

根据公式可知,背景浓度占标率越大其ISE值越大,故排序为COD>TP>-N。

污水处理中的“COD”、“BOD”、“SS”、“TN”、“TP”和“TDS”指的是什么?

1、CODCr:化学需氧量,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水样在一定条件下,以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为指标,折算成每升水样全部被氧化后,需要的氧的毫克数,以mg/L表示。它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2、BOD5:5日生物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表示。它是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BOD越高,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质污染越严重。

3、SS:悬浮物,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水中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数值越高,水质污染越严重。

4、TN:总氮,是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包括NO3-、NO2-和NH4+等无机氮和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常被用来表示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数值越高,水质污染越严重。

5、TP:总磷,废水中以无机态和有机态存在的磷的总和。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数值越大,水质污染程度越高。

6、TDS:溶解性总固体,指水中溶解组分的总量,包括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离子、分子、化合物的总量,但不包括悬浮物和溶解气体。TDS值代表了水中溶解物杂质含量,TDS值越大,说明水中的杂质含量大,水质污染越严重。

大气评价等级的中的估算模式是怎么计算的

1.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选择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其中pi定义为:

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c0i的选用:

①一般选用gb3095中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

②对于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可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

③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tj36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一次浓度限值。

④如已有地方标准,应选用地方标准中的相应值。

⑤对某些上述标准中都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国外有关标准选用,但应作出说明,报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还应符合其他规定

2.不同评价等级的预测要求

一、二级评价应选择导则模式清单中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三级评价可不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直接以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依据。

习题: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的计算公式pi=(ci/c0i)×100%,其中c0i在一般情况下选用gb3095中第i类污染物的(c)。

a.年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

b.日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

c.1h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

d.1h平均取样时间的一级标准浓度限值。

★3.评价范围的确定

3.1 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

3.2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

3.3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200m的范围。

4.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确定

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环境空气敏感区,在图中标注,并列表给出环境空气敏感区内主要保护对象的名称、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级别、与项目的相对距离、方位,以及受保护对象的范围和数量。

占标率,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都怎么算

占标率Pi?=(Ci/Coi)×100%,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Co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Coi一般选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l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

超标率=(超标个数/总个数)×100%,最大超标倍数=(最大超标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扩展资料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3-2008),选择导则中推荐模式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分级,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

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根据项目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l~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

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排放源中心点,为半径的圆或2×D10%即为边长的矩形区域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是25km为半径的圆或2km×25km为边长的矩形区域。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

参考资料来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文章、图片、视频等内容,均基于公开资料整理而来,旨在为用户提供参考和学习的便利。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亦不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信息来源: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来源于多个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公开资料、官方文件、第三方研究报告等。在收集和整理这些信息时,我们尽力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无法避免可能存在的误差或遗漏。因此,用户在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核实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更新与修改:本网站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免责声明进行更新和修改。用户在访问本网站时,应关注并遵守最新的免责声明内容。请用户在使用本网站内容时,务必谨慎对待,并自行承担相关风险。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1xs17.com/jzzs/111239.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