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说网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需要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不包括()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需要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不包括()。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需要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不包括()

A 、江河源头区

B 、重要渔业水域

C 、重要水源涵养区

D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D】

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在保持流域、区域生态平衡,减轻自然灾害,确保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保护的中国概况

2000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中国近1/3的国土生态环境质量优良,1/3的国土生态环境处于差或较差水平。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中国森林面积为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森林蓄积量124.56亿立方米,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不断增加,森林质量趋于提高。但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和八分之一,森林资源仍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过度采伐等问题。中国天然草原面积3.93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1%,但有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沙化草原已成为中国主要的沙尘源。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草原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实施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草原围栏、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草原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较好成效,但草地仍面临过度利用和退化的巨大压力。

中国湿地面积3848万公顷(不包括水稻田),面积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全国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600万公顷,约有40%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但由于对湿地的长期侵扰和开发,大面积的天然湿地被水稻田等人工湿地所替代。

天然湿地大面积萎缩、消亡、退化仍很严重。

中国耕地面积1.22 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 12.7%,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的改进,使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但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农膜等的大量使用,对农田的生产力和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海域面积 300 多万平方公里,约为陆地面积的 1/3。近几年来,国家进一步

加强了海洋生态环境的综合管理,加大了对非法围、填海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已审批用海项目实行严格监管。但由于沿海地区人口快速增长,经济发展迅速,海岸带开发利用速度加快,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破坏加剧,海域总体污染状况仍未好转,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分布最多的国家之一,荒漠面积 263.6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 27.5%。集中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由于荒漠植被的过量利用和内陆河上游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荒漠植被和荒漠区绿洲的生态退化。中国城市绿地面积不断扩大。截至 2004 年底,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 31.6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 7.39 平方米。但中国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绿地面积小、功效差等问题依然存在。全国仍有 76 个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不足 3 平方米,有 36 个城市绿化覆盖率不足 10%。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把防治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环境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但农村“脏、乱、差”的现象仍然存在,生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废物、垃圾乱堆乱放,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比较突出。

二、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 建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中国生态保护的一项新举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以保护区域主导生态功能为目的,实行限制开发,兼顾区域经济发展,通过规范管理,以管促治,合理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等多种措施,有效减轻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压力,预防和控制各种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导致生态功能的退化。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对于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00 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提出,要通过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和恢复区域生态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作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任务。《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将保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基本稳定作为中国环境保护的目标。近几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一是在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开展了东江源、洞庭湖、秦岭山地等 18个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试点工作。同时,河北、山西、山东、江苏等省还开展了地方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工作。二是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编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2006-2020 年)》。该规划将统筹安排中国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布局和建设,对指导和推进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维护中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优先监测的生态项目有哪些这些项目的内容对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有何意义

优先监测指标体系必须满足对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持能力进行评价的最大的要求。优先监测指标的确定原则是:当前受外力影响最大、可能改变最快的指标;反映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持能力的关键性指标;有综合代表意义的指标。

应当看到,我国当前的生态监测主要限于污染性生态监测,现有监测能力、技术与设备水平有限,生态监测评价经验不多,对生态系统规律认识不够,因此确定当前优先监测指标必须从实际出发,属于污染的生态指标仍为当前优先监测指标。同时,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对生态环境形成压力影响的指标的监测,在当前亦显得十分迫切,需尽快列入优先监测指标。我们高兴地看到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相适应,一些地区已经将环境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结合起来考虑,生态环境监测有直接服务于生产的趋势。

下列指标在我国当前开展生态监测时可列入优先监测的指标体系中:全球气候变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或植物区系位移的监测;珍惜濒危动植物物种的分布及其栖息地的监测;水土流失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环境影响的监测;沙漠化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环境影响的监测;草原沙化退化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环境影响监测;生态脆弱带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环境影响的监测;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农田和荒漠等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监测;水体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水库、河流和海洋等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监测;主要污染物(农药、化肥、有机物、重金属)在土壤—植物—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的监测;水土流失、沙漠化及草原退化地优化治理模式的生态平衡的监测;各生态系统中为量气体的释放通量与吸收的监测等。

党的十七大重申,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全面小康社会。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匮乏,如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生态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从我国国情实际出发,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和有效途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是我国生态功能区保护的首部规范性文件,对指导我国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建设生态功能保护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恶劣的生态环境质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甚至导致区域、流域文明的毁灭。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稳定;没有社会稳定,就没有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也就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国家生态环境良好,关键在于确保各种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的稳定和发挥,特别是维护和确保其主导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编制《纲要》,建设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建设生态功能保护区,是维护我国流域、区域良好生态环境的当务之急。良好生态环境的本质是生态功能的正常。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我国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沙化、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自然保护区面积和数量持续增加,一些重要生态系统和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利用强度大,一些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洪水、防风固沙、维系生物多样性区域生态功能恶化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控制,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水平不高。由于水源涵养功能的退化,1990至1996年,黄河上游产水量连续7年出现枯水期,年平均径流量减少了22.7%,加剧了黄河下游水资源紧缺的形势。由于草原防风固沙功能的退化,我国特大沙尘暴发生频率逐年增大,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广,造成的损失也愈来愈重。由于洪水调蓄功能退化,1998年,长江、松花江流域遭受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2500多亿元。通过建设生态功能保护区,采取有力措施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抢救性保护,遏制和防止重点地区重要生态功能的继续破坏和丧失亦是当务之急。

第三,建设生态功能保护区,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形式。生态功能区是我国良好生态环境的保障区,同时也是我国资源较丰富、经济欠发达、人口集中分布区。我国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人均资源匮乏,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如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方式进行封闭式保护,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各种资源全面禁止开发,势必严重阻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建设生态功能保护区,允许进行不损害生态功能的开发活动,有利于在发展中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这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形式。

第四,建设生态功能保护区,是落实国家限制开发主体功能区政策的具体举措。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国家规范国土开发秩序、合理布局产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大区域调控措施。其中限制开发区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域。最近,曾培炎副总理特别强调,要在这些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通过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生态功能保护区把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实行限制开发,在坚持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防止各种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导致生态功能的退化,从而减轻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保护和恢复区域生态功能,逐步恢复生态平衡,是落实国家限制开发主体功能区政策的具体举措。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文章、图片、视频等内容,均基于公开资料整理而来,旨在为用户提供参考和学习的便利。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亦不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信息来源: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来源于多个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公开资料、官方文件、第三方研究报告等。在收集和整理这些信息时,我们尽力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无法避免可能存在的误差或遗漏。因此,用户在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核实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更新与修改:本网站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免责声明进行更新和修改。用户在访问本网站时,应关注并遵守最新的免责声明内容。请用户在使用本网站内容时,务必谨慎对待,并自行承担相关风险。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1xs17.com/jzzs/111704.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