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说网

某县造纸厂1名工人在污水池进行作业时中毒窒息,旁站2人发现后,进池救援造成晕厥,送医院途中1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成立了事故调查组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调查的组

某县造纸厂1名工人在污水池进行作业时中毒窒息,旁站2人发现后,进池救援造成晕厥,送医院途中1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成立了事故调查组。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调查的组成部门可不包括( )。

某县造纸厂1名工人在污水池进行作业时中毒窒息,旁站2人发现后,进池救援造成晕厥,送医院途中1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成立了事故调查组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调查的组

A、当地县级应急管理部门

B、当地县级监察机关

C、当地县级法院

D、当地县级公安机关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事故调查与分析。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还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知识点】事故调查【考点】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和职责【考察方向】概念释义【难度】中等【】

事故发生于违章操作

2018年5月13日上午,罗湖区东晓街道布吉路1021号天乐大厦负一楼污水泵房内的污水池发生一起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当天,该项目部工程部班长黄明召集人员安排污水池抽水和更换大、小污水泵等工作。保洁员辛克银在污水池内作业时突然失去意识,随后,电工黎前豪、黄明、辛克银儿子辛大友3人先后进入池内施救,结果都晕倒在池内。事后,4人相继被救出,除辛克银外,其余3人均因吸入有毒有害气体后中毒淹溺死亡。

2017年,某市政公司进行新旧污水管道打通施工。当污水管道打开一个缺口时,迅速有大量的污水流通,一施工人员未采取任何措施,下到污水井拿东西中毒,另一人拴了绳子下去施救,也发生中毒窒息。被救出后,两人都中毒死亡。

上述两起事故都是在污水池或污水管道内作业施工发生中毒事故,且救援不当导致事故扩大。这种事故每年都发生好几起,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还是引不起施工人员的重视呢?

99%以上事故的发生是由违章操作引起的,一千次违章操作可能引发一次事故,因此,事故的发生一定有它的必然性,又是在偶然中发生的。

员工为什么明明知道有危险,却选择一次次的违章操作呢?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是由一个人的图式决定的,图式是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人往往是经验主义的,过去的经验会对其未来认识事物的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图式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的作用,如果大脑里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需要形成新的图式。

这就是平常说的习惯成自然,当一个人对某些行为方式已产生习惯,如果没有新的强制性长时间训练产生新习惯,他会一直保持旧的习惯,尤其在高度紧张、涉及生命危险时,来不及思考,更会沿用旧习惯操作。如上述两起事故,这些人员已经习惯不戴防护设施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发生事故时,施救人员来不及思考,也仍然沿用旧习惯下去救人,导致悲剧发生。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习惯性的动作呢?那就需要在大脑里产生新的图式。新的图式不仅要知道怎么做,有什么危险,而且要长时间一遍遍的按操作规程训练,形成习惯,当形成正确的操作习惯时,事故也就减少了。

如何形成正确的操作习惯呢?首先上岗前的培训,就必须严格按程序来,按正确的操作方式开始学起。其次单位要严管,当发生违章作业时,单位要及时发现纠正或者处罚,强迫操作者改变,时间长了逐渐形成正确的习惯。三是加强体验,让员工体验危险,学会在危险中如何保护自己,如何正确救援,发生紧急情况时才会临危不乱。

现在在企业中开展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就是强行让员工知道有什么风险点,该如何排查治理隐患,让员工一遍遍的背诵记忆,学会自己查隐患,按规程操作,就是给他设置新的图式,强制让他产生新的习惯,安全就会越来越有保障了。

你熟睡在房间里醒来发现门外大火,你该怎么做?

?

近期火灾事故频发

特别是高层住宅越来越多

一旦着火

伤亡情况令人心痛

3月8日,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一家经营家电的临街门面发生火灾,造成9人死亡;

3月10日,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一村民住宅发生火灾,过火面积10平方米,造成3人死亡;

3月15日,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一村民住宅火灾造成4人死亡;

3月17日,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一民房火灾,造成5人受伤;

3月23日,江西上饶市鄱阳县一沿街店铺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40平方米,造成3人死亡;

3月23日,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一居民自建住宅发生火灾,过火面积20平方米,造成5人死亡。

3月29日黑龙江大庆市龙凤区厂前82号楼,有一位居民家里发生了大火,造成1死1伤。

事故发生后,我们在为这些生命的逝去感叹惋惜时,也应该思考,如果自己所在的一栋30多层的大厦里突然发生火灾,怎么办?

记住这些东西

关键时刻可以救你一命

!!!

如果你在公司

假设你在一栋33层大厦的27层工作,在这栋大厦突然发生火灾,这时你.....

1、应当怎么办?

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判断火势,再迅速找到消防通道,往远离火源方向逃生(电梯此时是不可以用的),如果已经有烟在蔓延,应当放低体位迅速疏散。

尽量不要向楼上移动,因为大部分高楼的楼顶露台是锁死的,因此不要幻想可以在露台上得救。

2、下到10楼的时候,发现起火点在9楼,你怎么办?

首先不要幻想可以突破火点,因为火场中心温度达1000度以上,有去无回,也不要在临近楼层停留,温度也在几百度左右(此外,如果你没有浸湿的毛巾,你最多在滚滚浓烟中坚持3分钟,如果有,你最多多坚持15分钟)。

这时你要做的应当是迅速转身上到12或者13层以上后找一个合适的房间。

3、什么样的房间是合适的?

首先不是洗手间,因为火灾中大部分人不是被烧死的,而是窒息而死,大厦的洗手间大多是在每一层的中间没有窗户。

因此你必须找一间最靠主干道的房间(这样你将成为消防员们最先施救的对象)。

这个房间必须有窗户,并且没有防盗网(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所有的火灾中,由于消防员们繁忙异常,为了有效的在短时间内救助最多的人,那些在防盗窗里的人永远是最后被拯救的人)。

进入这个房间之后,首先要做第一个动作是关闭房门;第二个动作是封闭你能看见的所有空调出风口,用毛毯棉被浸湿后附在门上,并不断浇水冷却;第三个动作是打烂房间的所有窗户,当然如果人多,这些动作可以同时做。

如果大厦的窗户是钢化玻璃,不要去击打玻璃的中间部位,钢化玻璃的四个角是最薄弱的地方,用尖锐的器皿可以很容易被凿破。

并且,不论你在家里还是办公室,只要是在三楼以上,就不要随便选择 "跳楼逃生"!无数因此丧命的人早就说明大家都不是蜘蛛侠或者superman。

如果所处楼层较低,正确的做法是用被褥、衣服、床单等撕成条,拧好成绳拴在牢固的窗台、床架、室内牢固物上,按绳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墙爬下,但要切实将床单等扎紧、扎实,避免其断裂或结头脱落。

4、在房间里待着应当干什么?

⑴首先肯定的是不要大声呼叫"救命",因为你会因此消耗更多的氧气并吸入过多的一氧化碳和氮气,从而比你的同事更先去见上帝。

⑵如果是在白天,应当寻找色彩亮丽的衣服或者布条,从窗户里向外大幅度晃动,引人注意;如果是在晚上,应当使用手电筒引人注意,但是在火场中,如果没有手电筒,打火机绝对不是好选择,因为在火场中,打火机并不明显,并且会导致可燃气体的爆炸。

⑶在任何火场中浸湿的毛巾都是受欢迎的东西,捂住你的眼鼻,会让你坚持的久一些,从而给消防员们争取更多的时间来救你。

⑷学会使用灭火器,"一提二拔三对准四喷",注意区分干粉和干冰灭火器,当你的同事或者家人身上着火的时候,只能使用干粉灭火器对他们的身体进行喷射,否则干冰灭火器喷出的零下70度的干冰,会让他们着火的身体肌肉发生爆炸!

如果你在家里

家里会着火原因虽然比办公室复杂,但也无外乎两个:厨房和家用电器。

1、厨房

⑴如果你在炒菜的时候,锅中起火怎么办?

一定要迅速的,非常迅速的,拿起锅盖从你身前的方向,延着锅的水平线盖过去,并且关火。

迅速的程度——就是在这团火点燃你的油烟机之前。

如果你的油烟机被点燃,请迅速离开火场,并报警,由于那里面藏污纳垢充满了油,这样的火势已经不是你能够控制的了。

⑵如果你的衣物或身体上由于飞溅的油花而被火点燃,你应当:

迅速的脱下着火的衣物,并且告诫你的所有家人,不要用水扑灭你衣服和身体上的火!

曾经有位年轻的丈夫,在这种情况下,将一盆水泼在了他心爱的妻子身上,火势沿着水油混合物在她身上蔓延,原本她可能只会烧伤手上的皮肤,但是由于丈夫的行为,她交代了性命。

如果你的衣服脱掉,但是没用,身上的真皮开始燃烧了,(哪怕这火不是油花引发的),请告诫自己和你的家人,也不要用水扑灭你身上的火!

因为,你真皮里的每一粒脂肪分子都是一粒油,临头泼下的水分子也会让你的肌肉和真皮爆裂。

也请不要用手!曾经有另外一个年轻的丈夫,情急之下,用手去拍打他妻子身上的火焰,他每拍打一次,都伴随着妻子的一声惨叫,他每一次抬起的手上,都连带着从妻子身上粘下的血和肉。

这时候除非你有干粉灭火器,或者一大堆黄沙,而这两种是家里最不可能有的东西。

除此之外,最靠谱的办法,就是用一床厚重的棉花被(不是超市里的卖的九孔或者七孔被)将你整个人盖住,采用隔绝空气的办法灭火。由于那些九孔被不够厚重,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此外,不要幻想使用大米、盐这些看上去与黄沙相似的东西,他们都会在你心爱的人的伤口里爆炸。

如果你烧伤的伤口与这些被子粘在了一起,请告诉那些在你昏迷不醒送你去医院的家人,一定要将你和那团不可分割的被子一起送去医院,由医生来进行分割。否则,你身体上每一个和被子粘合的部位,都将成为巨大的伤口。

⑶如果你闻到了家里煤气的泄漏的味道,你应当做什么?

首先,首先要打开窗户,打开窗户不是为了让煤气散出,而是让煤气中的你,不会因为缺氧而晕倒;其次你要关掉煤气总阀;其三你要拿起手机到楼下去打电话报警。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干燥的冬季,请步伐平稳的、慢慢的、移动出你的家,否则你毛衣上携带的静电会成为爆炸的起火点。

⑷煤气是有味道的,而天然气是没有味道的,光靠味觉来分辨是多么不可靠!因此必须安装气体泄漏报警器,它们大声的蜂鸣,足够将你和你的家人叫醒。

无论是在夜间或是你下班刚刚回到家,如果你听见蜂鸣器响,请千万不要开灯,它会让你在爆炸中送命!

1、电器

⑴完全关掉你家的电视机和电脑

在某小区一家人的家里,主人习惯性地在临睡前用遥控器关闭电视,由于他们家的电视在长时间的待机中已经过度疲劳,燃起了火种,这个习惯性的动作,让他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和自己的右手。

家里的所有电器,除了电冰箱外,都不能够并且不应当在你睡觉的时候彻夜工作,其中尤以充电器和电视机为甚。

⑵一个插线板上的电器不要超过三个

曾经有过一篇报道:陆家嘴环球金融大厦顶楼上翻滚出巨大浓烟,而这次火宅的起因,正是三个工人将三台切割机插在同一个插线板上。

如果你发现家里某个接线板上有发黄、发黑的痕迹,或者拔插某样电器时火花四溅,这说明小规模的短路已经发生过,请马上更换接线板。

⑶不要把手机的充电器留在插座上过夜,不要在你睡觉的时候充任何电。

据说Moto和 Nokia的充电器和电池,在最近一次的质量检测中当场发生爆炸;又据说其手机电池的合格率不超过20%。但是有一点可以认定——千万不要在睡觉时将手机放在你枕边充电。

关于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

一提,拿着把手将灭火器提起,使用前先将瓶身颠倒几次,使瓶内干粉松动,拿掉铅封;

二拔,拔去保险,不要压住把手,否则保险不易拔出;

三瞄,在离起火点一点五米以上(如是电器起火,应更远)的侧后方瞄准起火点;

四按,左手握喷管,右手按住喷射装置,对准起火点喷射,且水平横向移动,将干粉包围覆盖起火点,直至火势全部扑灭。

灭火器使用注意事项

铝罐干粉灭火器使用年限为三十年,每三年需换粉一次(用过后需立即换粉);铁罐干粉灭火器使用年限为五年,每一年需换粉一次。

尤其注意的是,使用铁罐时,不能托底部,应托侧面,因为在受潮时,铁罐容易生锈且干粉容易结块,一旦结块,干粉无法从喷出口喷出,巨大的压强会转而从底部焊接处(特别是生锈处)释放,手托底部必然导致手指被炸飞。

“逃离火灾现场时,

需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是一种误导?

近日

一则讲解消防安全的视频

在网上引起热议。

近日,在国家博物馆举行消防综合演练活动上,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社会消防工作指导处负责人司戈现场讲解消防安全知识时谈到:

火灾疏散时常见的一个严重误区,就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穿越浓烟”逃生。

为什么

湿毛巾捂口鼻逃生存在误区?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社会消防工作指导处负责人司戈:湿毛巾捂口鼻的做法是大约100年前从美国传来的,当时高分子材料少,有毒烟气少,如有轻微烟气,用湿毛巾捂口鼻可以通过。现在建筑材料发生变化,逃生方式也应改变。正确做法是尽量不穿过浓烟,寻找能够安全逃生或等待救援的地方。

这个视频一出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有网友表示,湿毛巾不是万能的,大火中的浓烟真的非常可怕;也有网友表示,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用湿毛巾做一些防护总比没有防护的好。

消防员实测有局限性

北京通州消防支队消防员祁兴龙曾三次采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方法在充满浓烟的场景进行试验,他发现该方法虽然有局限性,但可以让置身火场的人保持镇定,也能抵挡一定的刺鼻气味。

“一般来讲,如果人在火场内闻到这些刺鼻的气味,就会打喷嚏或者咳嗽。这种情况下,人的呼吸频率就会变快,短时间内吸入有毒气体的几率也会更高,便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如果此时有一条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烟量不浓的情况下,可以起到镇定头脑和抵挡刺激性气味的作用,也能让人的呼吸频率更加平稳。”

“火灾现场产生的几种致命气体中,一氧化碳是无法溶于水的,这就是湿毛巾捂口鼻这一方法的局限性。”祁兴龙建议,逃生方法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关键是防患于未然。从专业消防的角度来说,建议市民家中准备一些灭火器和逃生面罩等专业器材。

最后

咱们总结一下:

其实就是,

千万不要以为有湿毛巾就可以

无所顾忌的穿越浓烟!

湿毛巾是否有效得看具体情形,

但有胜于无。

在高温和浓烟条件下,

湿毛巾确实起不到多大作用,

但在火灾初始阶段或者等待救援时,

湿毛巾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火灾逃生

这5种错误千万别犯!

火灾发生难免着急,很容易出现错误的逃生行为。以下火灾中五种常见的错误行为,千万别犯:

1、习惯心理,即原路逃生(×)

公共场所的旅客、顾客、游客对环境不熟,对避难路线不了解,当发生火灾的时候,绝大多数是奔向来时的路线,倘若该通道被烟火封锁,就再去寻找其他入口。殊不知,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

因此,进入公共场所时,一定要对周围环境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确保一旦发生火灾可以快速自救逃生。

2、向光心理,向亮的地方跑(×)

在紧急危险情况,人的本能、生理、心理决定,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但这些地方可能是危险之地。因为火场中,90%的可能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

正确方法是,沿着“安全出口”发光指示标志的指引下向最近的安全出口逃生。

3、从众心理,危机时刻没有自己的判断(×)

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当听到或看到有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地紧紧追随其后。

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有:跳窗、跳楼,逃进厕所、浴室、门角等。

4、自高而下,习惯往下跑(×)

当高楼大厦发生火灾,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习惯性认为,火是从下往上着的,越高越危险,越下越安全,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

殊不知,这时的下层可能是一片火海。特别是只有一条疏散楼梯、不具备防火防烟功能的老旧民房,是非常危险的。

不要盲目沿楼梯逃生,可在房间内采取湿毛巾捂口鼻、往门上浇水冷却、往有新鲜空气的阳台躲避等方法,告知119你的具体位置,等待消防人员救援。

5、冒险跳楼(×)

当选择的路线逃生失败、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人们很容易失去理智,有些人会选择冒险跳楼。

即使楼下有救援气垫,一般的气垫也只能承受6层及以下高度,从6层以上高度往救援气垫上跳,相当于没有安全保护,后果和楼下没有救援气垫就跳楼相差无几。

浓烟是火灾中的“夺命恶魔”

很多人以为,发生火灾时,对人伤害最大的是烧伤,其实浓烟才是火灾中致人死亡的最大危险因素。

浓烟致人死亡的元凶是一氧化碳。在一氧化碳浓度达1.3%的空气中,人吸上两三口气就会失去知觉,呼吸13分钟就会死亡。而常用的建筑材料燃烧时所产生的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高达2.5%。此外,火灾中的烟气里还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另外还有一些材料,如聚氯乙烯、尼龙、羊毛、丝绸等纤维类物品燃烧时能产生剧毒气体,对人的危害更大。

同时,火场中的浓烟和气体还会造成吸入性损伤。吸入性损伤,就是指热空气、蒸汽、烟雾、有害气体、挥发性化学物质中某些化学成分被人体吸入后,造成呼吸道、肺实质的损伤,以及毒性气体和物质吸入引起的全身性化学中毒。轻度吸入性损伤多限于口鼻腔和咽部,临床可见含炭粒的痰液,口腔红肿、时有水泡,喉部常有轻微疼痛和干燥感。中度吸入性损伤主要侵及咽、喉和气管,常伴有声音嘶哑,上呼吸道发红、水肿。重度吸入性损伤往往伤及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造成气道黏膜脱落、肺水肿、肺不张等,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

谨记烧伤急救“四字诀”

一旦遇到烧伤的情况,大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过,在就医之前,大家应该采取哪些急救措施来减轻伤害呢?下面我们为大家科普烧伤急救的几点原则。

烧伤请谨记急救“四字诀”:“脱”“冲”“裹”“送”。

脱”指的是烧伤后第一时间脱离致伤物,立即扑灭火焰、脱去燃烧衣物。

“冲”指的是用自来水冲洗伤口,并持续用冷水冲,这样能使局部快速散热,降低创面残余热量对皮下深部组织的伤害,减轻疼痛。

“裹”指的是用洁净毛巾湿敷并包裹创面,预防创面污染及再次伤害。

“送”是指及时送至医院,切记烧伤面积较大或病情较重的,可能会引起休克,一定要保持输液状态转移,以防休克后无法输液。

若是被爆竹烧伤,那么,急救措施则需要在“冲”和“裹”中间加上一个“泡”字。

“泡”指的是在被烟花或爆竹烧伤或烫伤后,应尽快用大量自来水或干净冷水冲洗浸泡至少半个小时。这一步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可以减少烧伤者的灼痛感,减少皮肤表面残余的热量;另一方面可以迅速消除致伤因素,缓解创伤疼痛。

烧伤事故时有发生,我们不仅要学习烧伤的急救措施,更要提前预防此类事故,降低烧伤发生的可能性。

五种人群的预防措施

第一,婴幼儿。婴幼儿需要细心照顾,应将热源移至婴幼儿不易碰到的地方。

第二,学龄前儿童。预防学龄前儿童烧伤应该将火柴、化学物品等放在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教育孩子认识关于火、热液、电的危险性。

第三,青少年。需要指导青少年正确用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救火演习等。

第四,成年人。成年人在使用酒精、安装电气线缆、使用煤气时,应时刻提高警惕。

第五,老年人。老年人要多参加社区教育活动,儿女应当多加关爱,经常提醒老人要预防火灾。

关于烧伤发生时的急救措施,很多人迷信“土方儿”和“偏方儿”,遇到烧烫伤的第一反应是自行涂抹牙膏、碘酒、紫药水等,并且认为这样的“土办法”更加有效。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若是烧伤后在创面上擅自涂抹药物,不仅不会起到治疗烧烫伤的作用,有时还会掩盖创面,使医生无法立刻确定创面大小和伤口深度,甚至导致细菌滋生和创面感染,让病情更加严重。

大火无情!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

提高自己的消防安全意识!

这篇文章把各种

常见起火的应对方式都说全了,

非常难得!

看到之后千万不要独享,

转到朋友圈,

或许能救命!

环保事故等级怎么划分?

根据污染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级别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预警等级划分标准:

(一)Ⅰ级(特大):

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二)Ⅱ级(重大):

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三)Ⅲ级(较大):

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四)Ⅳ级(一般):

发生3人以下死亡;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

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扩展资料:

案例:

1.扬州“5·29”污水站中毒事故

5月29日下午15时许,江苏华泰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排员工到位于邗江区杨庙镇双庙村的扬州市污水处理泵站维修污水排放池。一名检修人员在下池维修过程中发生坠池,现场另外一名工作人员见状立即下池营救,同时,周边2名群众听到呼救声后前往并下池帮助救人。致3人中毒死亡,1人受伤的意外事故。

事故原因初步分析:指挥人员在不了解污水泵站阀门井是否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情况下,未经任何检测,违章指挥检修人员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的情况下进入阀门井作业阀门井内积存的污水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检修人员进入阀门井后污水被搅动,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扩散到整个阀门井中,致使检修人员中毒昏迷,从而导致事故发生。而指挥人员及周围群众因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2.内蒙古“8.1“有限空间事故

7月31号下午刘某智(污水车间工人)将捞取杂物的漏勺掉入污水车间化粪池中。8月1日上午9时许,刘某智将池中的水抽至距池底约0.9米后,叫杨某暖和艳某一起用电缆线做的抓钩开始捞漏勺。捞取未果后,刘某智拒绝同行人员劝阻后,自行下池捞漏勺;

当下到池高一半的时,刘某智即晕厥坠入池。公司办公室主任赵某刚(安全员)听到杨某和艳某呼救后,进入事故现场,延梯子进入池中,接近污水面时亦昏厥掉入池中,随后公司安全负责人韦某和安全员赵某也相继采取赵某刚相同举动;

韦某掉入池中,赵某因系有绳索被众人拉起。消防队和120接警迅速赶到后相陆续救出刘某智、赵某刚、韦某3人。刘某智当时已无生命体征,赵某刚和韦某被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事故原因初步分析:经现场勘察和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初步分析是工人刘某智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未进行事先通风和检测的情况下,下到化粪池作业时被化粪池中产生的硫化氢气体熏倒中毒,公司办公室主任赵某刚、安全负责人韦某盲目施救,使中毒事故扩大,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

3.“9·17”坍塌事故

9月17日下午4点左右,隆安县丁当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一期工程发生坍塌事故,3名工人在基坑内清理浮土时,边坡突然坍塌,造成这3人被埋,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初步分析:经初步分析,施工单位在进行土方开挖时未按要求对边坡进行放坡和支护,导致事故发生。

参考资料来源:-事故等级

参考资料来源:-环境污染事故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文章、图片、视频等内容,均基于公开资料整理而来,旨在为用户提供参考和学习的便利。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亦不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信息来源: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来源于多个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公开资料、官方文件、第三方研究报告等。在收集和整理这些信息时,我们尽力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无法避免可能存在的误差或遗漏。因此,用户在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核实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更新与修改:本网站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免责声明进行更新和修改。用户在访问本网站时,应关注并遵守最新的免责声明内容。请用户在使用本网站内容时,务必谨慎对待,并自行承担相关风险。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1xs17.com/jzzs/111144.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