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说网

按照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居住B地指标为人()

按照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居住B地指标为人( )。

按照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居住B地指标为人()

A、人均18.0~28.0㎡

B、人均20.0~25.0㎡,并规定大中城市不得少于16.0㎡/人

C、人均18.0-28.0㎡,并规定大中城市不得少于16.0㎡/人

D、人均16.0~22.0㎡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C】

按照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居住B地指标为人人均18.0-28.0㎡,并规定大中城市不得少于16.0㎡/人。

城市用地分类b2是什么

城市用地分类B2为商务设施用地(金融保险、艺术传媒、技术服务等综合性办公用地)。

另外其子目录的B21为金融保险用地(银行、证券期货交易所、保险公司等用地)、B22艺术传媒用地(文艺团体、影视制作、广告传媒等用地)、B29其他商务设施用地(贸易、设计、咨询等技术服务办公用地)。

拓展资料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和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如城市的工厂、住宅、公园等城市设施的建筑活动,都要由土地来承载,而且各类功能用途的土地经过规划配置,使之具有城市整体而有机的运营功能。

并且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城市建设用地内各类用地的术语见表3.2.2。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指上述用地之和,单位为hm2。

什么是人均居住用地指标怎么算啊

人均居住用地等于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居住用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人。

根据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规划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范规定,居住用地的主要内容有:

1、住宅用地。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3、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车、单位通勤车等停放地。

4、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

居住区内各项用地所占比例的平衡控制指标,应符合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也应符合规定。

扩展资料

我国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1、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万~5万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较完整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0.7万~1.5万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3、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参考资料来源:-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文章、图片、视频等内容,均基于公开资料整理而来,旨在为用户提供参考和学习的便利。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亦不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信息来源: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来源于多个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公开资料、官方文件、第三方研究报告等。在收集和整理这些信息时,我们尽力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无法避免可能存在的误差或遗漏。因此,用户在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核实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更新与修改:本网站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免责声明进行更新和修改。用户在访问本网站时,应关注并遵守最新的免责声明内容。请用户在使用本网站内容时,务必谨慎对待,并自行承担相关风险。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1xs17.com/jzzs/110731.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